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搬遷公告》名醫一點通


文: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斷捨離,說來容易,做來難。

最近在重新整理手頭上的幾個部落格、FB社群,發現我把簡單的事,搞得太過複雜了。


為了單純化,把新成立的部落格、FB社群跟新開的網路專欄,全部統一用《名醫一點通》,這樣google關鍵字「名醫一點通」時,一口氣可以全部找到。


FB社群新家:名醫一點通

部落格新家:名醫一點通

網路新專欄:名醫一點通



有緣自相會,See You @ 名醫一點通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自由媒體人。

目前是《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 商業周刊《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突然臉歪嘴斜,是顏面神經麻痺,還是急性腦中風?


文: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台灣知名的作家及電視主持人蔡康永,因右半臉無法控制的垮下,就醫後,被診斷出罹患顏面神經麻痺,右臉表情略為僵硬,右眼及右嘴角的閉合皆受影響,在病情未完全痊癒前,會先配戴面具繼續主持節目。

秋冬是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季節。患者常常是一覺醒來,突然出現單側的臉部僵硬、嘴巴歪斜、口水無法控制、眼睛閉不緊的症狀,臉會看起來很扭曲。


嚴重時,連講話的發音,都受影響,喝水時,水會因嘴巴無法正常閉合而漏出來,常讓人誤以為是急性腦中風而嚇得趕快掛急診。


到底顏面神經麻痺,跟急性腦中風如何分辨?

顏面神經麻痹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腦神經中第七對腦神經有神經功能受損的現象,依病灶發生於顱外或顱內,可區分為周邊型、中樞型。

顱外的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代表是第七對腦神經,已經走到顏面時,方受影響,有半側的運動神經受損,出現半張臉無法控制的症狀,其中,又以眼睛、嘴巴無法自然閉合或活動最常見。蔡康永即屬此類。

在顱內的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則代表是第七對腦神經,在腦部,就已經受到壓迫、損傷。除了會臉歪嘴斜、眨眼及吞嚥困難外,可能還會伴隨其它神經障礙,如:一手一腳的肢體麻木、無力、意識混亂、行為怪異、昏迷,可能與急性腦中風或腦部的腫瘤壓迫有關。

而當患者有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而就醫時,醫師會作身體的理學檢查來鑑別是周邊型或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例如:撐開患者的眼皮,請患者依指示,上、下、左、右轉動眼球,目的是了解控制眼球運動的第三對、第四對、第六對腦神經,有沒有受到影響,以光筆測試瞳孔反射,了解第二對腦神經是否有異常。

懷疑是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或是併有眼球無法控制、瞳孔反射有異,代表顱內神經受損,且不侷限於第七對腦神經,就需要進一步作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檢查來確診是否是急性腦中風或其它腦部病變。

而即使,剛開始是單純的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若後來又發現顏面、眼睛或耳朵開始長水泡或是受影響的範圍從單側再進展到雙側時,代表病情還在進展中,應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諮詢專家  

賈蔚醫師
經歷:大園敏盛醫院院長、桃園敏盛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現任:聖保祿醫院醫療副院長、聖保祿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專長:急診醫療、急重症診療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專欄。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自由媒體人。

目前是《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 商業周刊《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打卡介苗,「不是」為了預防肺結核

文: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很少人知道肺結核是台灣第一大法定傳染病。而打卡介苗,並「不是」為了預防肺結核。

我們的空氣中,結核菌並不少見。在台灣的新生兒,幾乎是一出生,就會感染到結核菌。

那為什麼新生兒,還非要打卡介苗不可?

其實是為了激發免疫力,防患較好發於七歲以下嬰幼兒,且會傷害嬰幼兒腦力的結核性腦膜炎,以及會造成全身性感染、高燒的粟粒性結核。

多了解,就會知道肺結核這個古老的疾病,有多可怕。


  延展閱讀  

咳不停會是肺結核?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自由媒體人。

目前是《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 商業周刊《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大口抽菸好過癮,大腸直腸癌早五年上身

medium_3238760928
吸菸不只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會二到三倍大腸直腸癌罹患率。
 credit: CC by The PIX-JOCKEY @flickr

文:黃秀美 

您知道嗎?大腸直腸癌已經連續五年,都是台灣癌症患者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平均每42分鐘26秒,就有一位台灣人被診斷出有大腸直腸癌。 

根據健康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統計,新增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有九成左右的患者年齡是在50歲以上,但在台灣的臨床上,卻可以看到20、30多歲,年紀輕輕就患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 

最近,有位23歲的廚師,本身並沒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因肛門持續疼痛,原以為是痔瘡發作,因疼痛難忍到半夜會痛到醒,安排進一步的大腸直腸鏡檢查,才發現是直腸癌。身為老菸槍的他,即使在住院治療期間,仍常因菸癮發作而鬧失蹤。 

事實上,抽菸不只是會增加肺癌的罹患率,也會增加二到三倍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平均來說,抽菸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齡,也比非抽菸者年輕五歲。

一旦罹癌,抽菸會加速癌症的轉移,死亡的風險,也較非抽菸者更高。 

就算是還沒有進展到大腸直腸癌的大腸腺瘤性息肉,只要持續抽菸,大腸腺瘤性息肉的復發率,亦會增加到1.4倍,可說是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推手。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即將抽菸、飲食中的紅肉及加工食品、缺乏體力鍜鍊、肥胖、酗酒,並列為與大腸直腸癌非常相關的生活型態。 

因此,戒菸、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少坐及多運動、減重、適當飲酒,以及適當攝取含膳食纖維的蔬果,如:花椰菜、萵苣、青椒、秋葵,都有助於減少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而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目前認為除了可以稀釋、加速有毒物質通過腸道外,膳食纖維在腸道發酵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丁酸鈉(NaB),也可增強抑制腫瘤信號的活性,有助於減少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同時,腸道裡的膳食纖維,亦可提供腸內益菌較良好的生存環境,避免腸內的壞菌過度生長。 

為什麼避免腸內壞菌過度生長會如此重要?這是因為,當膽汁裡的主要成份膽汁酸,為了分解脂肪而被分泌到腸道,再碰到腸內壞菌時,就會分解成致癌的二次膽汁酸,刺激大腸直腸癌的生長。 

當然,不要一次吃太多高脂肪食品,讓膽汁酸隨膽汁大量分泌,在腸道保健上,也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諮詢專家  

魏柏立醫師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理事、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專長: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大腸直腸及肛門疾病、直腸癌肛門保留手術 


  延展閱讀  

吃素不吃肉,腸癌可遠離?

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專欄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自由媒體人。 

目前是《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 商業周刊《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天怎麼還不亮?」,別輕忽視力的無形殺手

孩子的眼神是如此的清澈明亮

credit: CC by Ehsan Khakbaz H. @flickr

文: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大陸山西省傳出有七歲小男孩被挖出雙眼的社會事件,受害的男童頻問媽媽,「天怎麼還不亮?」讓聞者鼻酸。

而身為財團法人台灣國際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董事長的眼科醫師蔡瑞芳,經常會到世界偏遠地區進行眼科義診,看過形形色色因醫療落後而致盲的貧病患者。

可讓他震憾的,卻是即使在大台北市這個首善之都,仍有很少數的孩子、年輕人,因為罹患慢性青光眼而失明,這是一個視力的無形殺手,但並非無法避免、防範。

青光眼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眼睛裡的房水蓄積,壓迫到眼底的視神經纖維,導致視神經受損而致盲。房水,具有維持眼球壓力,以及,提供眼球組織營養、排洩代謝物的功能。正常的眼壓,約在1215毫米汞柱左右。當眼壓升高時,要特別留意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性。

為什麼孩子的青光眼,不容易被察覺?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眼睛結構,還在發育中,眼球比大人有彈性,即使眼壓變高,也很少會出現頭痛、眼睛漲痛等急性青光眼的症狀,而且慢性青光眼,常常是從最邊緣的視野開始受損,等到察覺眼睛看不到,往往視神經損傷已相當慘烈。

曾有位國小高年級的女生,平時作視力檢查,都是1.0,卻從未作過眼壓的相關檢查,等真的看不到,視力已進展至難以挽回,才知道是得了青光眼。而不知發生什麼事的天真孩子,儘管看診時,需要媽媽攙扶,才能坐上診療椅,還頻頻吵著要趕緊回去上課,根本看不見父母臉上的驚恐、錯愕。

另一位年輕的女性,則是因為眼睛過敏,又抽不出時間看眼科,自行去藥局購買以前眼科醫師曾開立過的類固醇眼藥水來抗發炎、改善過敏,沒想到竟引起類固醇性的青光眼,出現視力不良、黑眼珠混濁、瞳孔放大的症狀,終致單眼失明,再多的悔恨,也換不回原本擁有的視力。

即便,眼睛過敏,也會讓眼壓升高到2021毫米汞柱,以往常被誤認為是青光眼,一旦過敏改善,發炎下降,眼睛過敏引起的眼壓升高,就會降至正常值。

只不過,治療藥物中最常見的類固醇眼藥水,雖可有效抗發炎,卻僅能短期使用,並同時要監控眼壓的變化。若眼睛過敏一發作就點,又不留意眼壓的變化,也有可能會造成上述類固醇性青光眼的併發症。

眼壓的測量很簡單,檢查時,會覺得有一股風,直往眼球撲來,沒作過的,可能會嚇一跳,這是一個測試眼球壓力的重要測試。


而目前,一台氣壓式的眼壓計,售價往往達數十萬,可是健保署僅就眼壓有異常者給予給付,因此,並不是每個眼科門診,都有提供此項重要的視力檢查項目,令號稱擁有世界最好醫療保健的台灣,還是有因青光眼失明的案例發生,這無疑是個令人遺憾的悲劇。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專欄。

  諮詢專家  

蔡瑞芳醫師
現任:蔡瑞芳眼科診所院長、財團法人台灣國際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董事長

專長:眼科學、幹細胞生物學延展閱讀


  延展閱讀  


急性青光眼為何好發在秋冬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自由媒體人。 

目前是《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 商業周刊《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什麼?小孩燒到四十度,掛急診得苦等四小時!?

文: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外科醫師劉育志在誰是醫療裡的五等公民?一文裡提到,許多世界上的先進國家的患者,跟台灣比起來,只能算是「等門診」、「等急診」、「等檢查」、「等住院」、「等開刀」的「五等公民」。 

最近,剛剛結束一年英國訪問學者身份返台的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薛光傑,對此深有體會。 

英國公費醫療體系的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 )主要財源來自稅收,國民不需額外支付保險費,且大部份的醫療服務,都不需部份負擔 ,也有明確的家庭醫師制度跟轉診制度,但不管是「等門診」、「等急診」、「等檢查」、「等住院」、「等開刀」的等候時間,都相當漫長。


在英國,生病就醫,絕對沒有當天預約看門診這件事,每個門診只看八到十個病人,患者看門診等上三、四星期是相當常見的情況,也不會為感冒這種輕症就醫,大多就是直接請假在家多休息。萬不得已,才會掛急診。 

以薛光傑進行學術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合作醫院倫敦皇家醫院(Royal London Hospital )為例,並沒有任何醫師、護士或家屬會在醫院裡戴口罩,他剛到倫敦時,搞不清楚狀況,戴口罩去醫院作臨床觀摩時,其它人看到有人戴口罩,都閃得遠遠的。 

留英期間,他四歲的小女兒,曾因連續發了三天三夜攝氏四十度的高燒,半夜咳到吐滿床,每晚都在換床單,體重直線下滑,雖然早有耳聞,在英國看病要等很久,但因擔心再拖下去孩子會出現脫水或其它併發症,逼不得已在晚上八點到聖瑪麗醫院(St Mary's Hospital,按編:即為英國安娜王妃及凱特王妃生產的醫院 )掛急診。 

即便當時小兒急診的患者不多,仍等到半夜十二點,整整四個小時,才得以看診,小兒急診醫師花了近半個小時作了仔細的身體檢查後,僅交待護士安排檢驗小便,但抽血、X光檢查、靜脈輸液(打點滴 )或留院觀察都沒有,最後只拿到備用的退燒藥,就被請去辦理離院,並且要等到隔天,再跑一趟急診,才能看到驗尿報告。

這種情況,如果在台灣,早就被病人或家屬告了。英國雖然是西方先進國家,但是就診的便利性、效率、甚至於臨床處置,遠遠不如台灣。 也曾有患者或家屬,因掛急診久候大吼大叫,立刻會有數位彪形大漢的警衛出來關心,警察的巡邏,也算密集。

所以急診的現場,即便在病患不少時,依然相當有井然有序。 而檢查能不作盡量不作,主要是英國NHS ,同樣面臨財務困難的窘境,也因此,也導致很多的誤診及醫療糾紛,且相關的醫療救濟及賠償,主要是向英國NHS提出理賠。 

最近有一項研究,就指出英國NHS的患者,在西方七個發達國家中,死亡率最高,在英國NHS死於肺炎的患者是美國類似患者的五倍。 

看看英國,想想台灣。一旦台灣醫療崩潰,受害最深的,將是急需門診、急診、檢查、住院、開刀的患者。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


  諮詢專家  

薛光傑醫師 
現任: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台灣醫界拒菸聯盟監事、董氏基金會顧問醫師 
專長:戒菸、安寧緩和醫學、高齡醫學 


  延展閱讀  

急診5級檢傷分類,研判病情危急程度,發燒送急診為何要等1小時 

急診室自保指南:有些病...掛急診反而等更久 

誰是醫療裡的五等公民?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自由媒體人。 

目前是《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商業周刊》〈名醫專欄〉、《泛科學PanSci》〈小星星之光〉專欄撰稿人。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 商業周刊《146位名醫問診》、原水出版《男人看不見的敵人~攝護腺癌》。